聯(lián)華電子在未來5年將投資13.5億美元在廈門創(chuàng)建一個新工廠,這個合資工廠總投資達62億美元,用55nm和40nm工藝生產12英寸芯片月產量可達50000個。另外兩個合作伙伴分別是廈門市政府和福建電子信息集團,聯(lián)華電子希望此工廠在2015年正式開始運營。
迄今為止,國內半導體制造水準一直處在落后階段。國內最大的芯片商中芯國際也只是在7月份開始28nm制程的工藝。
中芯國際的產量一直受到海力士與英特爾的強力沖擊,不過去年海力士工廠和英特爾大連工廠最近也遇到了不少麻煩。
據(jù)悉,臺灣市政府一直在阻止臺積電這類廠商將最新的制程引入中國,所以此次合作聯(lián)華電子只能退而求其次,選擇成熟的55nm和40nm工藝。
據(jù)估計臺積電的內地工廠在2018年銷售額可達9億美元,這比中芯國際預計產值的三分之一還要少。
國內正在進行半導體體制改革,9月份英特爾15億美元投資展訊科技和瑞迪科微電子,另外中國還囤積了大批資金來推動更多的交易,包括收購美國豪威科技的計劃。
聯(lián)華電子本身認為此次合作對國產IC有極大地推動作用,并且可以穩(wěn)固其在中國市場的地位。當然,廈門在基礎設施和技術上有天然的優(yōu)勢。聯(lián)華電子在艦科技已有86.88%的股份,這個工廠主要生產8英寸芯片,并且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銷售。